國際社會主義傾向就烏克蘭危機的聲明│IST statement on Ukraine crisis

2022-2-16

1.烏克蘭危機使歐洲近乎爆發一場可怕的戰爭。就其本質而言,這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兩個帝國主義集團之間的衝突:美國及其歐洲盟友與較弱但仍然兇惡的帝國主義大國俄羅斯。對雙方來說,烏克蘭不過是大國博弈的棋子。工人階級在這場衝突中任何一方的勝利都不感興趣。參與這場爭端的國家的革命社會主義者必須優先反對他們「自己的」政府。

2.這場特殊的危機是由俄羅斯總統普京決定將軍隊結集在烏克蘭邊境上引發的。他部分通過訴諸關於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歷史聯繫的俄羅斯偉大民族主義神話,部分通過重複他對美國向東擴展北約和歐盟的政策的長期不滿,來為增兵這一威脅性舉動辯護。他特別要求美國承諾不接受烏克蘭加入北約,並要求北約部隊撤出中東歐。

3.誠然,北約和歐盟的擴張將中東歐的大多數前斯大林主義國家納入其中,是克林頓和小布殊政府時代為了將西方帝國主義的力量深入到歐亞大陸而推動的。這一政策打破了美國前國務卿貝克(James Baker)1990年對最後一任蘇聯總統戈巴契夫的承諾,當時莫斯科政府同意僅僅讓統一後的德國可以加入北約。

4.普京不是國際工人階級的朋友。他主持著一個鎮壓性的新自由主義政權,呼喚大俄羅斯民族主義為政權提供意識形態的支援,並試圖重建俄羅斯的軍事力量,利用它來維持莫斯科對其「周邊地區」的統治,特別是在粉碎車臣的獨立運動、2008年對格魯吉亞的戰爭、2014年對克裏米亞的爭奪以及最近對哈薩克民眾抗議活動的干涉。俄羅斯的軍事力量更被用來拯救離俄國更遠的敘利亞巴沙爾‧阿薩德的殘暴政權。

5.然而,是華盛頓在英國首相約翰遜的混亂政府的慫恿下,將目前的危機升級。拜登拒絕接受普京的主要要求,大談戰爭的危險(威脅烏克蘭的親西方政府),並與北約盟國一道將更多的軍事力量調至俄羅斯邊界附近。

6.如果戰爭爆發,主要受害者將是烏克蘭人民。他們在20世紀遭受了可怕的苦難,包括第一次世界大戰、反革命軍事干涉蘇俄布爾什維克革命、1930年代斯大林式的農業集體化以及1941年納粹對蘇聯的入侵。1991年,他們主張民族自決,由此啟動了蘇聯的解體。但打從那時開始,他們一直被腐敗的寡頭們組成的敵對朋黨所統治,一時向西方傾斜,一時卻向東方傾斜。自2014年以來,烏克蘭東南部的部分地區一直是烏克蘭政府與受俄羅斯支持的對手之間的戰區。烏克蘭人民不需要更多的軍隊,無論是來自北約還是俄羅斯的!

7.西方對烏克蘭危機的升級與美國和中國之間的全球競爭有關。拜登希望向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發出信號,不會接受北京強行把台灣重新納入中國的任何企圖。習近平的回應是在烏克蘭問題上支持普京。這種大國之間的競爭有可能使國際體系分裂成相互對立的帝國主義集團,增加發生毀滅人類的世界大戰的危險。

8.我們高呼:

● 不要在烏克蘭開戰!
● 撤走俄羅斯和北約的軍隊!
● 不要擴大北約,解散它!
● 實現歐洲非軍事化!
● 結束軍備競賽!軍備競賽吞噬我們需要用來對抗貧困和氣候變化的資源。

9.我們的政治傳統可以追溯至拒絕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兩大帝國主義陣營選邊站的革命社會主義者。在列寧和羅莎‧盧森堡的領導下,他們認為國際社會主義革命是擺脫帝國主義體系的唯一途徑,在這種帝國主義體系下,資本的競爭性積累不可避免導致戰爭。盧森堡的同志卡爾‧李卜克內西提出了一個口號:「主要的敵人在國內」(The main enemy is at home)。這應該是我們今天的座右銘。

國際社會主義傾向協調小組
(凡人譯)

Loading